標籤:執業醫師考試
人工呼吸(cpr),用於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通過徒手或機械裝置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肺內,然後利用胸廓和肺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使進入肺內的氣體呼出。如此周而復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1簡介
2目的
在常溫下,人缺氧4—6分鐘就會引起死亡。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有效呼吸,以挽救其生命。
3適應症
窒息、煤氣中毒、藥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水及觸電等患者的急救.
簡介
人工呼吸
2.雙人,單人CPR按壓/通氣比均為30:2。
3.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氣時間1秒鐘以上,並要見到胸部起伏。
4.電除顫:用單向波電除顫時,每給300J(雙向波能量為150J)電擊后即行5組30:2 CPR,2分鐘后再檢查心律
5.如已用高端通氣,直接按壓100次/分。
6.進一步生命支持:心臟起搏用藥首選腎上腺素,也可單用加壓素替代第一劑第二劑腎上腺素。
7.抗心律失常葯首選胺腆胴。
口對口或(鼻)吹氣法
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潔。
(3)使患者頭部盡量後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4)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入,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覆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單人操作復甦術當發現被救者的心臟、呼吸均已停止時,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此時
應立即對被救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

1:開放氣道后,捏住被救者的鼻翼,用嘴巴包繞住被救者的嘴巴,連續吹氣兩次。
2:立即進行體外心臟按壓30次,按壓頻率每分鐘80到100次。
3:以後,每作30次心臟按壓后,就連續吹氣兩次,反覆交替進行。同時每隔5分鐘檢查一次心肺復甦效果,每次檢查時心肺復甦術不得中斷5秒以上。
(註:舊的建議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率為15:2,為簡化程序,便於大眾操作,新的標準規定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率為30:2)
仰卧壓胸法

仰卧壓胸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墊,使胸部凸起。
(2)救護人屈膝跪地於病人大腿兩旁,把雙手分別放於乳房下面(相當於第六七對肋骨處),大拇指向內,靠近胸骨下端,其餘四指向外。放於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壓,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領與俯卧壓背法相同。
(附:最新2008年修正大綱,按壓比吹氣更有效,故按壓吹氣比無論雙人抑或單人都改為30:2)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