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明星 大島由加利 動作片
大島由加利(Yukari Oshima)是在香港發展電影事業的日本籍動作女演員。在大學修讀體育,畢業後於1980年代中期隻身往台灣成為動作演員,1987年憑《富貴列車》踏足香港影壇。1991年與香港演員鄭浩南結婚,但這段婚姻只維持數年,於1994年離婚。後來與動作演員高飛結婚。她的動作片事業除了在香港和台灣外,也曾嘗試到菲律賓發展,於菲律賓的藝名為Cynthia Luster。
1資料

本名 | 津村ゆかり |
羅馬拼音 | Oshima Yukari |
別名 | Cynthia Luster |
國籍 | 日本 |
籍貫 | 日本福岡 |
出生 | 1963年12月31日 日本福岡 |
職業 | 演員、監製、動作設計 |
語言 | 日語、普通話、粵語、英語 |
教育程度 | 短期大學 |
配偶 | 1991~1995:鄭浩南 |
出道地點 | 日本 |
代表作品 | 富貴列車 |
活躍年代 | 1980年代中~迄今 |

大島由加利,雖然是日本人,但她的演員事業在香港。變化中的行業,大島遷移到菲律賓,然後返回,拍更多的電影在中國和香港。她最後一次露面是1999年。大島繼續偶爾出現在菲律賓製作的電影。據報道,大島此前嫁給鄭浩南,現嫁給導演高飛。
身為東瀛赴港發展的女星,雖然她也已在港片銀幕中銷聲匿跡,但在80年代那些經典的動作片中,
她出現的頻率比鄭秀文、楊千嬅都要高。時而是驍勇善戰的女警霸王花,時而是陰險毒辣的黑社會大姐大,影片中的大島在這兩個角色中不斷徘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凌厲拳腳之後黯然引退。

據大島由加利自己言道,她師傅的師傅是倉田保昭,她自己還學習過柔道、空手道、體操、武術多種門派動作,所以拍起動作片來得心應手。她從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出演過近幾十部打片,在東南亞一帶頗有票房號召力。
2人物經歷
最璀璨的外恆星

"以她的個性,又有誰能阻止她呢"


「你看起來就像一個假小子,誰會找你呢?」
關於大島的資料一向不多,與她在港工作時不多接受訪問有關。大島1963年12月31日生於福岡市,年青時受到國內外的功夫電影影響,對練武產生興趣;因而開始學習剛柔流空手道,接受拳腳與兵器的訓練。

直至離日發展,大島事業才得到轉機。86年大島赴台演出朱延平導演的《歡樂龍虎榜》,成為
她來港發展的跳板,同年就被洪金寶邀請她在《富貴列車》中演出。不過礙於她外型較冷傲,加上不夠漂亮,因此她不常當主角,而且以演歹角為主。

雖然大島所演之電影水準參差,幸而大島仍保持多產,兼以功夫真材實料見稱。但她留在本港觀眾心目中較深印象的,可能是她與男星鄭浩南的一段婚姻。其實她與演員兼導演高飛也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因此她亦在不少高飛哥的C級製作中演出過。93年後打女電影式微,大島開始進軍幕後開設經理人公司,偶然才演出一兩部打片。99年的《黃金惡夢》是大島最後一部港產電影。
大島在外國肯定比香港更聞名,因為大島演過舉世知名的Cult片《力王》,而且外國觀眾亦不會如香港人般愛以貌取人。大島紅不起來,與她不漂亮大大有關, 因此她在香港「搵食」的幾年,一直被胡慧中、李賽鳳這些有樣睇的打女「食住」,只能當配角和反派。
其實大島的身手非常好, 其實在《力王》中她只用了三成功力,她在《富貴列車》中就有令人瞠目的動作演出,甚至在一些水準甚差的電影中(如《新龍爭虎鬥》)她都有很出色的武打。然而香港觀眾始終是過於注重外表,忽略了內涵的重要性,甄子丹以往紅不起來就是因為形象太硬不討人歡心。只可惜大島沒有有最「當扎」的時間,拍多點有水準的電影。
「你是個好人……姑娘」
大島尤加利在她早期的熒幕角色中以津村尤加利的身份亮相,以粵語名Tai To Yau Ka Lei被人知曉。可是看來香港電影製作人不太清楚應該拿她怎麼辦。儘管由於他們長期接觸武術演員使得大島的身體資質能夠不被忽視,但她卻並不符合這個由男性主宰的產業下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依賴,感性,被動,柔弱的這些
女性特質)。這不僅僅因為大島是日本人——許多亞洲民族大都對日本抱有苦澀的仇恨,更重要的是她並沒有性感的或者特別突出的美貌。在大島隨後嘗試的少數浪漫片段中,她心動時的緊張或是眨眼的方式表明這些角色對於她來說太不自然了,她還沒有學會在除了鄭浩南之外的男性的引導下與之在熒幕上產生化學反應。在特寫鏡頭中,攝像機並不善待她的皮膚,而她不經意的笑容透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重疊的牙齒。她輕微的鬥雞眼、搖晃的走姿、對運動器材或軍事的偏好,幾乎完全不符合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當她和李賽鳳在1987年的電影《天使行動》中搭檔時,這些屬性使她成為了一個完美的電影反派角色。「虐待狂」楊林成為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甚至被當代一個SM網站理所當然地提起過!這次成功可爭辯地幫助了「武裝紅顏」流派的興起,但是很可悲地把大島定位成了李賽鳳的最佳配角。貫穿了她們後來的合作(如1991年的《夢醒血未停》、1992年的《偷神家族》、1992年的《妙探雙嬌》、1992年的《金三角群英會》、1992年《霸海紅英》等)李賽鳳通常或有更大的角色和更長的熒幕時間——更明顯地被包裝成明星。


「再多些,再多些」
「他(導演)不滿足於我只是皺眉頭,我告訴他我無法讓自己的臉表現得更恐懼。他就會說「再多些,再多些」。很多鏡頭都要重複拍攝,一遍又一遍。當我無法完成得更好的時候他才會滿意。他
要求動作緊湊,冷酷而快節奏。打鬥凌厲得就象日本武士刀的刀鋒。他要我用力的踢,踢到人不要緊的,那些武師就是為這些踢打特別訓練過的。他告訴我使出全力擊打,不要假裝。因為我是練過空手道的,我告訴他這很危險,但他說OK所有責任他負責。有些人被我踢碎顎骨打斷牙齒,我真誠地向他們道歉,最後我自己都怕得沒法再踢了。這時導演會告訴我我們這麼做是為了拍出真正好的電影,他告訴我要做得真實,我只能說「我明白了」。反正每天在動作戲中我都會被告知要用力實打,再恨些、再快些。」---大島由加利

「我們對此戰戰慄栗,卻又著迷。」
觀看大島由加利的電影,漸漸的你會發現,熒幕上她所扮演的角色均生活在苦痛之中(如《火種》中的子彈、《夢醒血未停》中的黑貓)。這些痛苦貫徹身心,她自己承受痛苦,並將之施加給他人。打鬥時,她咬緊牙關,不屈不撓,甚至抱著必死的決心。
和其他許多著名動作明星不同,由香里感情從不過分外露。她在劇中對來犯之敵迎頭重擊,避免了特效小組無法模擬場面的尷尬。她大汗淋漓,渾身鮮血,面露痛苦,大聲呼喊,最後出了差錯而被打倒。觀摩志穂美悅子表演,以及在千葉真一的特技學校里度過時光的經歷影響了大島由加利,在她的風格中均可窺見兩者的影子,更不用說日本電影的重點-多情的邪惡了。厭惡被注視,面部表情和自殺的決心是日本人的基本特性,因此亞洲觀眾可能比我們更能理解由香里所代表的日本人特性。當她拿著鋒利的刀子,或拿槍直射別人時,她已超越了傳統角色的框架,突破了只給人帶來痛徹心扉傷害的形象。同樣,由香里令人膽寒的身影飽含著令人窒息、零距離接觸的致命誘惑。我們對此戰戰慄栗,卻又著迷。

3演藝經歷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