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照鏡見白髮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照鏡見白髮》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姓名】張九齡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2 照鏡見白髮 -作品原文
照鏡見白髮⑴
宿昔青雲志⑵,蹉跎白髮年⑶。
誰知明鏡里⑷,形影自相憐⑸。
3 照鏡見白髮 -註釋
⑴照鏡見白髮:照鏡子時看到自己白頭髮多了,人老了。含義是自照,反思,回憶的意思。
⑵宿昔:宿是懷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間)。青雲志:凌雲壯志,志向遠大。
⑶蹉跎:蹉跎歲月,這是指作者被罷免宰相貶出京城做了荊州長史這個閑官之後無事可做,時光流逝而無所作為,虛度年華。白髮年:白頭髮的年紀,形容自己老了。
⑷誰知:誰知道。這是自言自語。明鏡里:鏡子里照到的作者。
⑸形影:形體和影子。自相憐:自己的形體和影子互相同情,憐憫。意思是孤獨。
4 照鏡見白髮 -譯文
以前,做宰相時,報效國家,日理萬機,志向遠大。
現在,做了長史,無事可做,蹉跎歲月,虛度華年。
誰知道照鏡子時,才看到自己頭髮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獨,只是自己的形體與影子相憐。
5 照鏡見白髮 -作品簡析
張九齡從政之初,仕途通達,志氣高昂,他胸懷壯志,惟恐虛度光陰而一事無成。他曾因中書侍郎張挺之事而被認為結黨營私,罷免了宰相職務,后又被貶為荊州長史。這首《照鏡見白髮》詩是他為自己青春年華流逝、匡扶社稷的壯志未酬而大發感嘆而作的。「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一是說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自己沒有說服唐玄宗,沒有阻止住唐玄宗用人不當感到遺憾;二是說自己被貶攆出京城,做了一個無所作為的閑官而虛度年華。「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意思是說好心沒有得到好報,自己被打擊、排擠到孤立的境地。
此詩感懷身世,既抒發了作者自己的凌雲壯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無成,時光飛逝,透露出他為美好時光空空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全詩語言樸素,文字簡練,寓意頗深。
6 照鏡見白髮 -作者簡介
張九齡(673—740)唐代大臣、詩人。一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少聰慧能文,唐中宗景龍(707—710)初年進士,為校書郎。后又登「道侔伊呂」制科,為左拾遺。唐玄宗開元(713—741)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為唐代名相。張九齡才思敏捷,文章高雅。其詩早年詞采清麗,情致深婉,為詩壇前輩張說所激賞,被貶后風格轉趨樸素遒勁。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二十卷傳世。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