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暫無標籤
稻田皮炎是指農民在稻田工作時,由於禽類血吸蟲尾蚴或其他理化因素所致引起的皮膚病的總稱。以皮肝瘙癢、發熱、繼發丘疹、水泡,甚則糜爛、滲液等為主症。屬於中醫學撍沾瘮範疇。

1 稻田皮炎 -概述

禽畜類血吸蟲尾蚴皮炎又稱「鴨怪」。是由鴨、牛、羊等家禽、家畜類血吸蟲尾蚴鑽入皮膚內所引起的局部炎症反應,皮膚上出現紅斑、丘疹,自覺劇癢。人在水中含有這種尾蚴的稻田裡勞動5 ̄30分鐘即可發病。病變主要發生在小腿、手背和手臂與水接觸的部位,而陷於泥內的足部皮膚不發病。局部可搽爐甘石洗劑或止癢醑。也可用馬齒莧或蒲公英搗爛外敷。內服撲爾敏或苯海拉明止癢。
下水田前10分鐘,手、足皮膚搽防稻田皮炎搽劑或穿長統膠靴均可有預防作用。浸漬糜爛型皮炎多見於氣溫較高的南方地區,一般在稻田連續勞動2 ̄5天發病。開始時手指和腳趾縫外的皮膚髮白起皺(即浸漬現象),表皮擦破后發生糜爛、流黃水,局部有瘙癢和疼痛感覺。皮膚髮生浸漬現象后,咻不再下稻田勞動,一般2 ̄5天可自愈。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外用撲粉,如皮膚糜爛可外搽紫藥水。下水田前,手足皮膚上塗凡士林、蛤蜊油,收工后將手泡於12.5%礬水或3%食鹽水中,每次約1分鐘,可有預防作用。
2 稻田皮炎 -病因與癥狀
癥狀:稻田性皮炎常發生在水田勞動中的農民,以春夏農忙季節多發。其分為浸漬糜爛型皮炎與尾蚴皮炎,前者多因在水田尤其是鹼性水田中浸泡時間過長,使皮膚變軟起皺,加之在插秧中不斷地遭受機械性摩擦,表皮擦破而發生糜爛,水田的溫度越高,越會誘發皮炎的發生。而尾蚴皮炎則是由禽畜類血吸蟲尾蚴鑽入皮膚而引起的局部炎症。
3 稻田皮炎 -診斷要點

(二):禽畜血吸蟲尾蚴型皮炎 ①自覺劇癢或刺痛。②皮損特點:皮損處先癢,繼而出現紅斑,數小時內可發展成丘疹、丘皰疹如綠豆至黃豆大,散在或密集分佈。③一般下田5~30分鐘后發病。④主要發生在接觸水的部位,以小腿、手和前臂,而陷於泥中的足往往不發疹。⑤病程有自限性,如不下田1—2周痊癒。
4 稻田皮炎 -兩種類型
第二種:尾蚴皮炎因禽畜類血吸蟲蚴侵入皮膚引起。一般在接觸疫水後半小時發病,初起時與水面接觸的小腿、前臂等處皮膚瘙癢,隨之出現紅色斑點,數小時后發燕尾服為黃豆大紅色硬質丘疹、丘皰疹,中央有尾蚴鑽入的痕迹。劇癢,1周后消退。治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必要時口服抗組胺葯。預防稻田皮炎應調整勞動時間,實行乾濕輪作,改進操作方法,實現機械化,治療有病禽凡士林或20%松香酒精,收工後用12.5%明礬加3%生理鹽水浸泡15分鐘預防糜爛發生。下田前外擦20%松香酒或穿水田襪,可防尾蚴鑽入。
5 稻田皮炎 -治療

二、服用抗組織胺葯治療。有繼發感染者可給予磺胺類或抗生素治療。
三、外用藥:給予食鹽、白礬溶液浸泡后讓其自然乾燥。有繼發感染時,按照膿皮病處理。
四、中藥治療:射干700克,加水13公斤,鹽120克,溫洗。
6 稻田皮炎 -稻田皮炎粉
一、配方:樟腦2克、枯礬25克、氧化鋅20克、滑石粉135克
二、製法:將上述物料按配比混合研細即成。
7 稻田皮炎 -飲食療法

方法二:甘蔗皮1把,明礬50克,共放入500毫升水中,煎煮45分鐘,下水田前用此水浸泡手腳10分鐘,讓其自然乾燥。
方法三:銀耳適量,用涼開水洗凈,放進玻璃瓶內,再倒人涼開水密封浸泡,1天後便可外用,用銀耳液外擦患處,每天1次。
方法四:大蒜適量,搗爛敷於下水部分,可預防稻田皮炎。
方法五:石榴皮120克,加水煎煮,冷后浸泡患處。
方法六:明礬、茶葉各100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用藥液洗患處,每天3~4次。
禁忌食品:1、忌致敏食物 2、忌辛辣刺激食物 3、忌發濕,動血、動氣食物
8 稻田皮炎 -民間治療方劑

五倍子400克,白蠟600克
制用法:將五倍子研為粉末放入醋中溶解后即成。下水田前半小時在四肢受水浸泡處塗抹2-3遍,可防止水田皮炎發生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二
花椒、大蒜、食鹽各適量
制用法:共搗取汁,加適量白酒,外搽患處,效果較好。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三
黃柏、苦參、地膚子、明礬各9克,艾葉3克
制用法:水煎。外洗,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
適應症:尾蚴皮炎
方劑四
枯礬10克,氧化鋅20克,滑石70克
制用法:共研細粉。外撲患處。
適應症:浸漬糜爛型皮炎
方劑五
茶葉、明礬各60克
制用法:兩葯泡水。洗患處。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六
金銀花30克,土茯苓、苦參各15克,土牛膝、黃柏各10克,蒼朮2克
制用法:稻田皮炎。
適應症:稻田皮炎併發全身感染
方劑七
銀花、地丁各15克,連翹、赤芍、丹皮、梔子、蒼朮、黃柏、車前子、甘草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適應症:浸漬糜爛型稻田皮炎
方劑八
石榴皮、地榆、蛇床子、蒲公英各30克
制用法:水煎取汁。待洗凈患部后,以葯汁外洗患處。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九
蒼朮、共柏、連翹、蒼耳子、銀花各10克,川牛膝、苦參、白鮮皮各12克,土茯苓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尾蚴皮炎
方劑十
新鮮鳳仙花30克
制用法:搗爛如泥狀。塗擦患處,每日3-4次,一般治療2-3天可見效。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十一
射干250克
制用法:取根煎水。外洗患部,1-2次即愈。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十二
密陀僧60克,食醋適量
制用法:將密陀僧研為細末,以食醋調成糊狀,將患部洗凈用上藥外塗。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十三
黃丹30克,冰片1.5克
制用法:共研細末,用油調。搽患處。
適應症:稻田皮炎
方劑十四
銀花30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取液洗患處。
適應症:稻田皮炎已有潰爛
方劑十五
五倍子、蛇床子各50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處,每日1-2次,連用3-5劑。
適應症:稻田皮炎
9 稻田皮炎 -參考資料
【1】:CEO生理健康網http://www.zgxl.net/sljk/pfk/dtpy.htm
【2】:康貝健康網http://www.kb120.com/Dermatosis/Dermatitis/200407/33709.html
【3】:葯歷網http://www.yaolee.net/h_disease/d1409.htm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