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北區
粉嶺位於新界的東北部,東面包括橫山腳新村、馬尾下、馬尾下嶺咀、嶺皮村及南山,連接沙頭角,南面包括和合石、龍山及石坳山(部分),與大埔區為鄰,西面包括蝴蝶山、粉嶺圍、掃管埔、太平山、彬山及缸瓦甫,毗鄰上水,北面有恐龍坑、馬頭嶺、松山、橫嶺及大砍篤而與打鼓嶺相鄰。粉嶺以粉嶺火車站及聯和墟為兩個商業中心。粉嶺與上水、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
1簡介

粉嶺
2名字由來
粉嶺名字的由來,與區內一座名叫大嶺山的地方有關。相傳山上有一塊石壁,雪白如粉,居於附近的鄉民,便稱之為「粉壁嶺」,位於附近的鄉村,便成為粉壁嶺村。在天旱時,鄉民會帶備三牲酒禮,跑到壁前祈求天降甘霖。據說由於有求必應,村民漸漸稱這座山為「靈山」,現在香港的地圖也有顯示靈山的位置。山既已改名,粉壁嶺村也被簡稱作「粉嶺村」,粉嶺也就逐漸成為附近一帶的名稱。
3地理
尾下嶺咀、嶺皮村及南山,連接沙頭角,南面包括和合石、龍山及石坳山(部分),與大埔區為鄰,西面包括蝴蝶山、粉嶺圍、掃管埔、太平山、彬山及缸瓦甫,毗鄰上水,北面有恐龍坑、馬頭嶺、松山、橫嶺及大砍篤而與打鼓嶺相鄰。粉嶺以粉嶺火車站及聯和墟為兩個商業中心。粉嶺與上水、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
4歷史沿革
粉嶺早期不見經傳,直到清嘉慶編製的《新安縣誌》卷二收錄「粉壁嶺」。粉嶺於1898年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隨新界一併割讓給英國。日佔時期粉嶺由上水區役所管治。1979年北區升格為
18個地方行政區一員,而粉嶺是北區的四大分區之一。
安樂村
粉嶺
安樂村於1915年立村,是一條雜姓村落,包括李、鄧、馮等姓氏。安樂村是文人道侶聚集及富人修建別墅之區,有李園、本立園、鏡湖別墅、瑞勝書室等,其中於1925年建成的軒轅祖祠最為著名。1980年代,該村的土地逐漸改建成工廠區。
粉嶺圍宋朝末年(1120年至1280年期間),新界五大家族之一彭氏家族從潮州揭陽縣遷居扺港,初居於龍山,后遷粉嶺樓,於明朝萬曆(1573-1620年)年間定居粉嶺圍。
5旅遊景點
粉嶺圍彭氏宗祠
粉嶺彭氏於宋朝在粉嶺立村,擁有七百多年歷史,之後更壙大成粉嶺圍,以圍村中的風水魚塘及古炮等最為著名,附近更建有的思德書室及彭氏宗祠。建築方面依然保存清代風格,當中保存著極之豐富文物資源。
雲泉仙館雲泉仙館位於坪莗的雲泉仙館本位於廣東西樵山,因日軍佔據西樵而來港建館。仙館以仿古宮殿建築群為
主體,外觀莊嚴肅穆,值得旅客欣賞。而且館內的荷花池及冬季賞菊活動,每年都吸引不少遊人到場參觀。
龍山寺
雲泉仙館
龍山寺原名龍溪俺,建於六百多年前,本來因為失修已經陷入荒廢。不過近年來得到鄉紳父老和善信支持集資重建,曆數年的策劃和工程,終於重建成一座嶄新的寺院,並正名為龍山寺。龍山寺樓高七層,則是取「七級浮屠」的意思。寺院內亦附設佛具精品和齋菜供人選購。
6中學
粉嶺官立中學
香港正覺蓮社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新中學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粉嶺救恩書院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
聖芳濟各書院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