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暫無標籤
正常成人顱內壓力為0.8~1.8kPa,兒童為0.5~1kPa。顱內壓 增高,系指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所產生的壓力超過了正常範圍,即病 人側卧位作腰椎穿刺,腦脊液靜水壓超過2kPa時所產生的一系列臨床 表現。
1 顱壓增高 -顱壓增高
--------------------------------------------------------------------------------
病因及簡介:
正常成人顱內壓力為0.8~1.8kPa,兒童為0.5~1kPa。顱內壓
增高,系指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所產生的壓力超過了正常範圍,即病
人側卧位作腰椎穿刺,腦脊液靜水壓超過2kPa時所產生的一系列臨床
表現。顱高壓不僅是神經外科一種很常見的綜合征,在其他各科也往
往遇到。
引起顱高壓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一)顱腦損傷由於顱內血管破裂形成血腫,腦挫裂傷產生腦水
腫,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血塊凝積引起腦脊液循環障礙等,均可
導致顱高壓。
(二)顱內腫瘤約有80%的病人伴有顱高壓的表現,一般說來,瘤
體愈大,顱高壓愈明顯;但位於腦室和中線部位的腫瘤,雖然體積不
大,因能產生梗阻性腦積水,卻有明顯的顱高壓。
(三)顱內感染腦膜炎、腦膿腫等。
(四)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高血壓腦病、
頸內動脈血栓形成及腦栓塞等。
(五)腦水腫是引起顱內壓增高的重要原因,除了腦部疾病以外
,下列全身性疾病也可產生不同程度的腦水腫:a.細菌性感染引起的
中毒性腦病;b.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心功能障礙等;c.昏迷
病人呼吸道梗阻、窒息、心跳驟停、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性腦病(癲
癇持續狀態)等,均可導致腦缺氧,並繼發腦水腫,引起顱內壓增高
。
臨床表徵:
(一)頭痛為顱高壓最常見癥狀,特點進行性或陣發性加重,清
早起床時明顯,或可夜間痛醒。頭痛一般位於雙顳及前額,后顱窩病
變頭痛多在頸部。常歷咳嗽或噴嚏等用力動作時加劇。兒童顱骨縫未
閉或閉合不緊,在顱內壓增高時,骨縫加寬可緩解顱內壓力,故頭痛
不明顯或不出現。
(二)嘔吐特點為噴射狀嘔吐,往往在劇烈頭痛時出現,哎吐后
頭痛可暫時緩解。一般與飲食無關,故對原因不明的嘔吐,尤其是小
兒應考慮顱高壓。
(三)視乳頭水腫是顱高壓的重要客觀體征之一。急性顱高壓時
少見,而慢性顱高壓如腦瘤病人,70%以上均有視乳頭水腫。多數為雙
側性,但兩側水腫的程度不一定相等。早期不影響視力,隨著視乳頭
水腫的加重,可繼發視神經萎縮,視力減退、漸至失明。
(四)其他顱內壓增高患者可有展神經麻痹、復視、黑朦、智力
減退、表情淡漠、血壓升高、脈搏徐緩,兒童顱高壓常有頭圍增大、
顱縫分離、頭皮靜脈擴張、前囟門隆起張力增高等。
一般性治療和預防:
減少腦脊液量主要適用於慢性顱高壓患者。
1.乙醯唑胺(diamox):是一種碳酸酐酶抑製劑,能使腦脊液的
形成減少而降低顱內壓,成人劑量每次口服250mg,每日3次;兒童每
次5mg/kg。
2.腦脊液外引流:為直接降低顱高壓的有效措施,目前應用控制
性閉式腦室引流,既可避免顱內動力平衡紊亂,又能減少感染機會。
對症處理
1.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梗阻,防止吸入性
肺炎和缺氧。
2.冬眠降溫:控制高熱,實驗證明持續高熱40℃兩小時,可使腦
水腫加重40%;當體溫降至30℃時,腦的耗氧量為正常的50%~55%,因
此,冬眠降溫可減少腦水腫和耗氧量,以達到治療目的。
3.鎮靜:抽搐或煩躁不安,可使顱內壓增高,以以鎮靜藥物控制
,不能用捆綁、按壓等對抗的辦法來制止。
2 顱壓增高 -相關條目
霍松軍
霍獻芳
霍義民
武榮碑
索尼愛立信W43S
夏普703shf
龍威虎將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