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鴕科(學名:Casuariidae)是鳥綱鶴鴕目的鳥類,共有1屬3種3亞種。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體形僅次於鴕鳥和鴯鶓,翼非常退化,比鴕鳥和美洲鴕鳥的翅膀更加退化。鶴鴕和美洲鴕鳥一樣,也有三個腳趾。該科物種分佈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等地,鶴鴕的腳上三趾每趾都有鋒利的爪。中趾的爪就更像匕首,長120毫米。這爪特別危險,它們可以以時速50公里穿越密林,利用頭上的骨盔推倒小樹及叢林。它們可以跳躍達1.5米高,且是游泳能手。
1物種特徵
三趾中最內側腳趾有一個匕首般的長指甲,能在灌叢中小道上迅速賓士。成鳥體羽黑色,未成熟鳥淡褐色。幼雛體上具條紋。有3種,每個種包括幾個亞種。產於新幾內亞及其附近島嶼和澳大利亞的雙垂鶴駝(又名南方鶴駝)是最大的種類,體高几達1.5米,喉部有2個紅色長肉垂。
由於傳說鶴鴕能夠吞食火炭,因此它又得名「食火雞」。[1-2]
2分佈範圍

鶴鴕科(分布圖)
3生活習性
4生長繁殖
野生
的鶴鴕喜歡獨來獨往,到繁殖季節才群集一起交配。在地面上用植物葉子作巢,雌鳥在6-9月產卵,雌性鶴鴕每次會生3-8隻蛋。蛋大小約為9-14厘米,呈淡藍綠色,雌性鶴鴕不會照顧它們的蛋或幼鴕,雄鳥孵卵,孵化期約50天。再照顧幼鴕九個月。雛鳥2齡后羽飾似成鳥,4-5齡性成熟。[1-2]

侏鶴駝(卵)
5該科種類
一、雙垂鶴鴕(學名:Casuarius casuarius)
二、單垂鶴鴕(學名:Casuarius unappendiculatus)
三、侏鶴鴕(學名:Casuarius bennetti)
單垂鶴鴕及侏鶴鴕並不十分著名。所有鶴鴕一般都是羞怯的及行蹤隱秘的,生活在森林的深處及遠離人煙的地方。較為人們熟悉的是生活在昆士蘭雨林的雙垂鶴鴕,因有肉垂雙片而得名。體形健壯,無飛行能力;羽毛質地粗糙,且有些羽毛尖端特化成長長的髮狀細絲;翅膀短小,在飛羽著生處只具有羽翮;頭部裸露,頸部有紅藍色的垂肉,垂肉的顏色會隨著年齡而發生變化。
鶴鴕屬
有3種:雙垂鶴鴕(南方鶴鴕)Casuarius casuarius分佈於澳洲及新幾內亞,為體型僅次於鴕鳥和鴯鶓的世界第三大鳥,雄鳥高約1.5~1.8米,最高可達2米,體重60千克。單垂鶴鴕Casuarius unappendiculatus分佈於新幾內亞。侏鶴鴕Casuarius bennetti分佈於新幾內亞及新不列顛。
6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易危(VU)——2種;近危(NT)——1種。
雙垂鶴鴕及單垂鶴鴕因失去棲息地而成為瀕危物種。據估計它們的數量約為1,500-10,000頭左右。在澳洲約有40頭鶴鴕在籠中受保護。失去棲息地令鶴鴕從雨林走到人類社區,造成與人類(尤其是農民)的衝突。但是在一些地方如昆士蘭的美聲海灘,就出現了參觀鶴鴕的旅遊。[1-2]
上一篇[《狂怒》] 下一篇 [《光環:致遠星》]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