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暫無標籤
"3S"技術是英文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這三種技術名詞中最後一個單詞字頭的統稱。
目錄
1. 3S概述2. 系統組合3. 遙感技術﹂3.1 解析度﹂3.2 數字地圖﹂3.3 海量數據﹂3.4 航空攝影4. 航天攝影﹂4.1 基圖﹂4.2 緩衝帶﹂4.3 參照點﹂4.4 COSMOS5. 數據處理﹂5.1 數據層﹂5.2 地形模型﹂5.3 特徵6. 特徵數據7. 地理編碼8. 地理參考9. 地面控制構10. 地面實況11. 圖像糾正12. 圖像配准13. 圖像重採樣14. 圖像處理15. 地圖投影16. 鑲嵌17. 多光譜圖像18. 正射照相19. 全色膠捲20. 照相測繪21. 象元22. 點23. 快視24. 糾正25. 彈性伸縮26. SPIN-227. SPIN28. 信息分析29. 立體圖像30. 照相31. 熱圖像32. 技術33. USGS34. 向量數據35. VTU36. 技術簡介﹂36.1 GPS技術37. 技術結合38. 執行力
13S概述
睡眠領域的3S:是指睡眠涵蓋基礎知識大類的統稱,也就是:睡眠知識 Sleep knowledge 睡眠健康 Sleep Health 脊椎健康 Spinal health的第一個字母。 3S量體定製系統---原翻譯自Suitable Shaping System,後來延伸到3S體驗的3步流程即:專家諮詢(Specialist)、解決方案( Solution )、跟蹤管理(Shadow Management)。這是一整套專業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健康睡眠解決方案,其核心部分為是枕頭網聯合專家開發的一套枕頭專業化、個性化定做系統,系統採用了先進的測量技術和方法,通過人體身高、頭圍、頸弧、肩寬等多個主要參數的測量,通過電腦來來科學計算人體頭部與頸肩之間的曲線幅度,幫助顧客製作更適合自己身體特徵、更加合乎人體脊柱生理曲線的枕頭。
2系統組合
人類有一個夢想,就是想只用一種方法,就把世間一切事物都管起來。而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它們具有天然的優勢互補性,因此,它們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來了。
它們在3S體系中各自充當著不同的角色,遙感技術是信息採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統是對遙感圖像(像片)及從中提取的信息進行定位,賦予坐標,使其能和"電子地圖"進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的"大管家"。
將這三者有機的組合,人類的夢想就實現了。"3S"是一個動態的、可視的、不斷更新的、通過計算機網路能夠傳輸的、三維立體的、不同地域和層次都可以使用的、"活"的系統。
3遙感技術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地球上的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的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種形式-電磁波早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人們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遙感技術的實際操作雖然很複雜,但其結果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天天都能用到!您也許每天都收看電視台的"天氣預報"吧,"天氣預報"中所播放的"衛星氣象雲圖"就是由"氣象衛星"拍攝的"雲"的圖像。氣象觀測只不過是遙感技術眾多應用的一個領域。
各種衛星通過不同的遙感技術實現不同的用途,如氣象衛星是用於氣象的觀測預報;海洋水色衛星用于海洋觀測;陸地資源衛星用於陸地上所有土地、森林、河流、礦產、環境資源等的調查;雷達衛星是以全天候(不管陰天、雲霧)、全天時(不管黑天、白天)以及能穿透一些地物(如水體、植被及土地等)為特點的對地觀測遙感衛星。
遙感技術使用的負載工具,不僅僅是衛星,還可以是太空梭、飛機、氣球、航模飛機、汽車、照相機的三角架等,從而實現了在不同高度上應用遙感技術,使之為我們不同的工作目的服務。我們目前最常用的是衛星遙感技術和航空遙感技術。
解析度解析度是用於記錄數據的最小度量單位,一般用來描述在顯示設備上所能夠顯示的點的數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一個象元點所表示的面積。
因為遙感"拍攝"的"像片"是由位於不同高度,裝在不同載體(如飛機、衛星等)上的不同清晰度(解析度)"照相"設備,以不同的"照相"(採集)方式,獲取的遙感"像片"(圖像、數據、影像等),這些遙感圖像是具有不同清晰度、不同解析度的"照片"。類似我們在生活中用"135" 照相機拍攝一棵樹,從汽車上拍一張,然後再從飛機上拍一張,兩張"135"底片在放大同一棵樹時,其放大效果是不一樣的。肯定是高度低的"135"照片放大后的效果最清晰,也就是說解析度最高。
遙感衛星的飛行高度一般在4000km(千米)~600 km(千米)之間,圖像解析度一般從1 km(千米)~1m(米)之間。圖像解析度是什麼意思呢?可以這樣理解,一個象元,代表地面的面積是多少。象元是什麼意思呢?象元相當於電視屏幕上的一個點(電視是由若干個點組成的圖像畫面),相當於計算機顯示屏幕上的一個象素,相當於一群舉著不同色板拼成畫圖的人中的一個。
當解析度為1km時,一個象元代表地面1kmX1km的面積,即1k㎡(平方千米);當解析度為30m時,一個象元代表地面30mX30m的面積;當解析度為1m時,也就是說,圖像上的一個象元相當於地面1m x 1m的面積,即1㎡(平方米)。
在您使用遙感圖像數據時,請您千萬注意,您所要解決的工作問題,應選擇相應解析度的遙感數據資料。有關遙感數據樣板,請您查看本網站"衛星遙感影像"欄目。
數字地圖通常我們所看到的地圖是以紙張、布或其他可見真實大小的物體為載體的,地圖內容是繪製或印製在這些載體上。而數字地圖是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碟、軟盤或磁帶等介質上的,地圖內容是通過數字來表示的,需要通過專用的計算機軟體對這些數字進行顯示、讀取、檢索、分析。數字地圖上可以表示的信息量遠大於普通地圖。
數字地圖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普通地圖的內容進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圖。可以對數字地圖進行任意比例尺、任意範圍的繪圖輸出。它易於修改,可極大的縮短成圖時間;可以很方便地與衛星影象、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結合,生成新的圖種。可以利用數字地圖記錄的信息,派生新的數據。如地圖上等高線表示地貌形態,但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利用數字地圖的等高線和高程點可以生成數字高程模型,將地表起伏以數字形式表現出來,可以直觀立體地表現地貌形態。這是普通地形圖不可能達到的表現效果。
海量數據海量數據是一個形容詞,它是用來形容巨大的、空前浩瀚的數據。很多業務部門中都需要操作海量數據,如規劃部門有規劃方面的數據,水利部門有水利方面的數據,氣象部門有氣象方面的數據,這些部門處理的數據量都非常大。它包括各種空間數據、報表統計數據、文字、聲音、圖像、超文本等各種環境和文化數據信息。
航空攝影(Aerial Photography)
從機載平台所攝照相。
4航天攝影
5數據處理
6特徵數據
(feature data)
以空間位置、屬性、關係來描述特徵的一般術語。例子有:道路、湖泊、鐵路。
7地理編碼
(geocodin)
校正圖像的過程、校正全部與數據來源有關的誤差並通過重採樣成標準大小的方形象元而在幾何上轉換成需要的地圖投影。
8地理參考
(georeference)
在兩種坐標之間建立聯繫:紙質地圖或底稿上的坐標,已知真實坐標。
9地面控制構
(ground control)
系統的點,其位置與/或高程由地面測量獲得,這種點用於決定地圖特徵的位置並加以關聯。
10地面實況
(ground truth)
在現場獲取的信息,其目的是標定與/或驗證遙感數據。
11圖像糾正
(image rectificatin)
把圖像做成平面的過程,它並不去除高程畸變或透視畸變。
12圖像配准
(image registration)
在兩個以上重疊的圖像上匹配點以便與地面的點相對應。
13圖像重採樣
(image resampling)
在數字圖像處理中用於幾何校正的技術。通過插值過程,輸出的象元值是作為輸入象元值的函數推導而得,其間結合了計算所得的畸變。最近鄰、雙線性插入,立方卷積是常用的重採樣技術。
14圖像處理
(image processing)
包括全部可用於照相數據或圖像數據的各種全部不同的處理方法,包括圖像壓縮、圖像恢復、圖像增強、預處理、定量化、空間濾波及其他圖像模式識別技術。
15地圖投影
(Map projection)
把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平面上表示出來的方法。
16鑲嵌
(mosaic)
把有重疊部分的航空或航天圖像的邊緣部分進行匹配而形成地球表面的一部分的連續圖像
17多光譜圖像
(multispectral imagery)
同時獲取的兩個以上的圖像,但每一圖像都在電磁譜中的不同部分獲取。
18正射照相
(orthophoto)
從通常的透視照相通過簡單的或差分糾正而推導得到的照相。經過糾正,相機傾斜及地形高低所造成的圖像位移得以去除。
19全色膠捲
(panchromati film)
對可見光譜段內所有波長都感光的膠捲,但不一定那麼均勻地感光。
20照相測繪
(Photogrammetry)
把照相原理應用於製圖科學。這是從圖像獲得可靠空間測量值的科學。
21象元
(Pixel)
"圖像單元,Picture element"是對應於一幅數字圖像數據集的一個數。
22點
(point)
只有X、Y坐標,說明一個地理太小,不足以顯示為一條線或一個面積。
23快視
(Quich look)
聯機或傳送數據時產生的、或在數據接收后立刻產生的圖像。這種圖像未經計算機校正,但具有的解析度及清晰度可對大多數應用提供看得見的信息。
24糾正
(rectification)
網象或網路從圖像坐標轉成實際坐標的處理過程,糾正通常涉及網格的旋轉、縮放、故需要數值的重採樣。
25彈性伸縮
(rubber-sheeting)
對地圖特徵進行幾何調整,強制數字地圖適配進入一種指定的基圖。
26SPIN-2
俄羅斯衛星、2米解析度、正射校正、全色、數字數據。
27SPIN
一種費用及時間都經濟的從SPIN-2數據產生地面控制點的方法,用於幾何校正其他衛星數據。
28信息分析
(stereo analysis)
從圖像(單的或成對的)推導立體信息的技藝。
29立體圖像
(stereo imagery)
同一地區的兩幅圖像,但是是從不同的感測器平台攝取的,從而可以產生立體視覺。
30照相
(stereo orthophoto)
利用正射照相的象對(Pairs),象對中的一個是從另一個原始正射照相人工製造的。
31熱圖像
(thermal imargery)
由發射的熱輻射(紅外或微波)產生的圖像。
32技術
(triangulation)
擴展水平或垂直的控制點,利用照相術的透視原理在重疊的照相上把角度和距離的測量與空間坐標聯繫起來。
33USGS
美國測繪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34向量數據
(vector data)
利用點、線、多邊形來表示空間數據,這些點、線、多邊形是根據它們的原點、斷點、終點進行數字編碼的。
旅遊中的「3s」主要指的是陽光(Sun)、沙灘(Sand)、大海(Sea)
35VTU
俄羅斯國防製圖局。
36技術簡介
GPS技術
全球定位系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進行點位測量導航技術的一種。GPS全稱是NAVSTAR(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PS,由美國軍方組織研製建立,從1973年開始實施,90年代初完成。
隨著冷戰結束和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美國政府宣布2000年至2006年期間,在保證美國國家安全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號精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改善,利用C/A碼進行單點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10米,這將進一步推動GPS技術的應用,提高生產力、作業效率、科學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質量,刺激GPS市場的增長。
由於GPS技術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的測量特點作為先進的測量手段和新的生產力,已經融入了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應用領域。
全球定位系統的主要用途:(1)陸地應用,主要包括車輛導航、應急反應、大氣物理觀測、地球物理資源勘探、工程測量、變形監測、地殼運動監測、 市政規劃控制等;(2)海洋應用,包括遠洋船最佳航程航線測定、船隻實時調度與導航、海洋救援、海洋探寶、水文地質測量以及海洋平台定位、海平面升降監測等;(3)航空航天應用,包括飛機導航、航空遙 感姿態控制、低軌衛星定軌、導彈制導、航空救援和載人航天器防護探測等。
37技術結合
作為實時提供空間定位數據的技術,GPS可以與地理信息系統進行集成,以實現不同的具體應用目標,例如:定位、測量、監控導航等。為了實現GIS技術與GPS技術的集成,GIS系統必須能夠接受GPS接收器發送的GPS數據(一般是通過串口通信),然後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後進行各種分析運算,其中坐標數據的動態顯示以及數據存儲是其基本功能。
38執行力
3S是指:S1:計劃於責任——為企業建立一套計劃體系,使企業的所有成員都成為企業戰略實施的責任人。S2:檢查與監督——為企業建立一套計劃執行監督控制系統,確保企業各項計劃的順利執行。S3:獎懲與總結——為企業建立一套評估獎懲體系,使企業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組織,從而形成「好人有好報,壞人必懲罰」的氛圍。
對個人,3S執行力是一套基本的做事方式:⑴幫助個人獲得結果的基本做事方式。⑵知道自己要什麼,找到怎麼實現的辦法。⑶讓公司員工形成「承諾-結果-獎懲」的自我提高機制。對公司,3S執行力是一套戰略實施工具:⑴幫助企業獲得戰略結果的管理方式。⑵把老闆腦子裡的戰略變成員工的行動。⑶讓所有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⑷建立不依賴於任何人的制度運營系統。
同義詞:暫無同義詞
相關評論